專欄連載Column

2025-01-03

第121期 愛上高爾夫走出不同的玩家之路

這世界很大,打高爾夫球的人很多,因此很多人愛上高爾夫後翻轉了整個人生,而我正是最佳範例。從小爸媽就在球埸上班而從小看球場長大的我,因為家住球場旁,但從沒想過會去打高爾夫球的我,和大家都抱持一樣的想法:「這是有錢人的運動。」國中畢業後,因為書念得不太靈光,所以我在球場賺錢養活自己。做了幾年的桿弟,卻完全沒有愛上高爾夫。1985 年的春天,偶然巧遇國家隊大哥哥們準備前往法國參加賽事、當時超級嚮往國外的我就這樣與林吉祥老師聊開了。心中有了概念與衝動的我,懷抱著一個想從台灣飛出去到世界看看的夢想,從此走上了高球之路。

我一直是埋頭苦幹型的,就是大家說的土法煉鋼。加上我不算笨,又經常厚著臉皮請教老師與前輩們,就這樣一路的學習練球,絲毫不停歇。經過一年半,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,入選當年由韓國主辨的亞青盃「特別組」國家隊。什麼是特別組?當年針對U18~22 這年齡層所舉辦的組別。因為我的目標很簡單,不用自己付錢就可以出國比賽加遊玩,這就是我打高爾夫球的第一個動力。在完成這個目標後,連續五年入選國家隊我改變了自己的生活型態,不再是過去的那個屁孩,跟著三五朋友一起遊山玩水的日子減少了,每日都充滿活力的工作、桿弟、練球、夜高中…一日復一日的走著又為自己創造出下一個目標與方向:往選手之路邁進。

其實高爾夫就是一種人生職業,因為它可以協助很多人走出不一樣的人生風格,在球場上享受和不同球友互動的各種氛圍。它是一種能讓你用技巧來獲得不一樣人際關係與喜悅的運動,它也能做為自己與家人、老闆、朋友相處的另一種生活方式。學生為了挑個理想的明星學校而努力磨練技巧期待擠進窄門,企業人士則能把它做為在生意上拓展客戶人脈的絕佳社交工具,還有各式各樣的高爾夫球隊,凝聚了不同產業、學校或社區等高爾夫愛好者的關係與認同感。

每個人追求的都不一樣,但最終都一致的為了競技表現而有著不同反應。當你愛上這項運動後,就會不斷地追求不合理的變化、每天享受著同樣的競技。每一次的表現最吸引人的就是變化無窮、場場過著不一樣的挑戰永遠不滿足(總是差一點)。但不管你是往哪個方向行走,完全不衝突。不管你是玩家還是一開始就設定目標走入職業選手之路,都會有必經的過程,那就是先找出興趣。所以,初體驗很重要,接著再逐漸轉向樂趣學習,還是跟我一樣被球玩得團團轉。

在這世界上,高爾夫的玩家很多,而你現在是屬於哪一種呢?不管你的動態發展如何,你都有機會跟著新的高球偶像如俞俊安、李玠柏、徐薇淩、吳佳晏等一樣走入世界舞台,只是路線不一定永遠走向另一個TeamTaiwan。因為只要你愛上高爾夫,走的每一步對你的人生都是有意義的。那麼,你對高爾夫有什麼特別的想法或計畫呢?

曾秀鳳
1968年出生。1991年轉入職業,征戰日巡創下連續11年取得種子資格紀錄,職業生涯共獲得13座冠軍。2015年自賽事退休後致力於人生新目標 – 高爾夫傳承。目前擔任臺北城市技科大學助理教授。